Live Chat

特斯拉投資日產汽車

日產汽車合併破局,日本高層推動特斯拉投資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日本一個高層團隊正推動特斯拉(NASDAQ: TSLA)對日產汽車(TYO: 7201)進行戰略投資,此舉是在日產汽車與本田(NYSE: HMC,TYO: 7267)合併談判破局後提出的替代方案。

該計畫由特斯拉前董事水野弘道(Hiro Mizuno)主導,並獲得日本前首相菅義偉及其前幕僚和泉洋人(Hiroto Izumi)的支持。

日產汽車日前終止與本田高達 600 億美元的合併協商,引發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關注,特別是潛在外資收購的可能性。根據報導,日產汽車部分董事認為,特斯拉與蘋果(NASDAQ: AAPL)可能是理想的戰略投資者,而台灣科技巨頭鴻海(SS: 601138)也被視為潛在合作夥伴之一。


日產汽車美國工廠產能未發揮,可能吸引特斯拉佈局

該計畫的關鍵之一是希望特斯拉能利用日產汽車在美國的產能,強化其北美製造基地,以應對美國對進口車可能祭出的關稅政策。

報導指出,日產汽車目前在美國田納西州與密西西比州擁有工廠,總產能達 100 萬輛,但 2024 年僅生產約 52.5 萬輛,產能未能充分發揮。若特斯拉投資日產汽車,雙方可望提升工廠產能利用率,為美國市場供應更多電動車。

此外,特斯拉近年來積極擴大製造基地,包括美國得州與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若能取得日產汽車的美國工廠,將有助於擴大特斯拉的生產版圖,同時降低進口成本與潛在關稅影響。

根據特斯拉最新公佈的數據,該公司2023年全球交車量達180.8萬輛,年增38%,顯示其對產能擴張的強烈需求。然而,2024年特斯拉交車量降至178.9萬輛,年減1%,反映出市場需求變化及供應鏈挑戰。

在此背景下,若特斯拉能利用日產汽車的產線與技術資源,將有助於提升產能利用率,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


特斯拉與日產汽車尚未回應,鴻海可能成潛在競爭者

目前,日產汽車與特斯拉尚未對此計畫發表正式回應,而菅義偉辦公室則表示對該計畫並不知情。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日前表示,日產汽車正尋求新的合作夥伴,並強調與鴻海尚未進行高層級會談。

鴻海近年來積極佈局電動車領域,並已與美國、日本等多家車廠建立合作關係,使其成為日產汽車可能考慮的選擇之一。根據最新財報,鴻海已投入超過 10 億美元發展電動車業務,並於 2024 年擴展美國俄亥俄州工廠,顯示其在汽車製造領域的競爭力。若特斯拉未能迅速達成與日產汽車的合作協議,鴻海可能成為另一個重要競爭者。

市場對於特斯拉可能的投資計畫反應熱烈,在《金融時報》報導發佈後,日產汽車股價應聲上漲 9.6%。有分析指出,若特斯拉確實對日產汽車投資,將有助於雙方在電動車領域深化合作,並使日產汽車能夠更順利轉型電動車市場,降低未來經營風險。


未來走向仍未明朗,日產汽車需謹慎評估策略

隨著本田合併案告吹,日產汽車勢必尋求新的戰略夥伴,以維持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然而,無論是特斯拉、鴻海,或其他潛在投資者,日產汽車都需審慎評估合作方案,確保長期利益最大化。

全球汽車市場正加速轉向電動化與智能化,日產汽車過去在電動車領域曾有先發優勢,但近年來市場競爭加劇,其市場地位面臨挑戰。2023 年,日產汽車全球電動車銷量約 22.5 萬輛,遠低於特斯拉的 180.8 萬輛,也落後於比亞迪(BYD)超過 300 萬輛的表現。

未來日產汽車是否會與特斯拉或其他企業展開深度合作,仍有待後續觀察。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最新新聞

星期五, 21 二月 2025

Indices

日產汽車合併破局,特斯拉投資傳聞升溫,美國產能佈局受關注

星期五, 21 二月 2025

Indices

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受供應風險推動,美國原油庫存增加影響市場預期

星期五, 21 二月 2025

Indices

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巴巴股價飆升三年新高,阿里巴巴港股勁揚帶動中國科技股走強

星期五, 21 二月 2025

Indices

日圓匯率受通膨數據推升,美元兌日圓跌破150,美元走勢疲弱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