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Feb 18 2025 08:58
1 最小
在當今數位化加速、智能化崛起的時代,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科技進步與經濟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每一次 AI 技術的重大突破,都如同投入市場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深刻影響著資本市場和行業格局。近期,DeepSeek 的迅速走紅以及馬斯克旗下 xAI 公司升級版 Grok 3 語言模型的震撼發布,無疑是 AI 領域的兩大焦點事件。它們不僅在技術層面帶來了創新與變革,更在科技股市場和 AI 行業競爭中引發了廣泛關注和深遠影響。
DeepSeek 的火爆,如同一场強勁的東風,有力地推動了科技股市場的風向轉變。各大知名投行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紛紛基於 DeepSeek 對相關科技公司的影響,對其目標價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充分彰顯了他們對科技公司在 AI 賦能下發展前景的高度看好。
高盛對騰訊控股(00700.HK)的評估備受矚目。騰訊於 2 月 15 日宣布將融合 DeepSeek 的 R1 模型,並與旗下微信聊天等功能實現深度共享。這一舉措讓高盛看到了騰訊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將其作為增長新引擎的堅定決心。騰訊將 DeepSeek 融入微信,不僅極大地拓展了微信用戶的搜索參與度,提升了用戶體驗的深度和廣度,還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有效控制了收入與管理成本的平衡。此外,微信作為集社交數據、交易功能和龐大用戶基礎於一身的超級應用,在人工智能應用和代理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藉助微信超級 APP 生態系統的不斷完善、閉環電商業務的日益增強以及 AI 應用的輔助潛能,騰訊廣告收入的潛在規模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良好態勢。基於以上多方面的綜合考量,高盛給予騰訊 534 港元的目標價,並給出了 “買入” 的積極評級。
中銀國際則將目光聚焦於小米集團。由於小米 AI 能夠充分受益於 DeepSeek 等先進技術的賦能,中銀國際果斷上調了小米的目標價,從 50 港元大幅調高至 58.2 港元,上調幅度高達 16.4%,並重申了 “買入” 評級,堅定認為小米有望在今年的科技股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備受矚目的 “頂流”。具體來看,中銀國際調高了小米 2024 至 2026 年度的盈利預測,今年的盈利預測上調了 2.39%,達到了 209.79 億元人民幣,營業額也微升了 0.53%,至 3626.05 億元人民幣;今明兩年的盈利預測更是分別上調了 15.5% 及 15.9%,至 357.11 億及 480.34 億元人民幣。小米智能電話、智能手錶等產品受益於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推動,以及即將推出的智能眼鏡和新車型 U7 Ultra 等創新產品的助力,都成為了推動小米盈利增長的強大催化劑。
中金公司同樣對騰訊在 AI 領域的布局給予了高度評價。針對騰訊微信搜一搜近日灰度測試接入 DeepSeek 這一事件,中金公司認為騰訊在 AI 布局方面思路清晰,雖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激進技術投入,但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一旦 AI 領域出現重大突破,騰訊能夠迅速跟進,並且在 AI 生態布局上明顯加快了步伐。基於 AI 對整個中概科技板塊估值的提升作用,中金公司上調了騰訊集團的目標價 18%,至 553 港元,並且認為騰訊股價仍有 16% 的上行空間,維持 “跑贏行業” 的評級。
里昂則對商湯(00020.HK)和金山軟件(03888.HK)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商湯受益於 DeepSeek 發展的熱潮以及其開源算法的優勢,生成式 AI 業務有望因 AI 模型的迭代而獲得重新評級。商湯早前宣布企業客戶及開發者可以在商湯大裝置 “萬象平台” 中使用 DeepSeek-V3 及 DeepSeek-R1 模型,隨著這些模型的廣泛應用,商湯超過 5.4 萬顆的 GPU 儲備將進一步受益於算力租賃需求的快速增長。同時,商湯去年進行的業務重組,將重心聚焦在生成式 AI 與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業務上,有效地降低了營運開支。基於以上因素,里昂上調了商湯今明兩年的收入預測,分別為 1% 及 3%,並下調了 2024 至 2026 年各年的虧損預測,分別為 10%、6% 及 13%,投資評級也由 “持有” 上調至 “跑贏大市”,目標價從 1.77 港元大幅升至 2.14 港元。對於金山軟件,里昂指出其遊戲和雲業務的基本面持續改善,加上政策驅動的本地化發展以及 DeepSeek 帶來的低成本 AI 風潮,都將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催化劑。因此,里昂將金山軟件 2025 至 2026 財年的收入預測上調了 4% 至 5%,以反映其強勁的網上遊戲表現,目標價也從 37.2 港元上調至 57.1 港元,評級上調至非常確信跑贏大市。
法巴分析認為,目前中國科技股的估值仍然處於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的低位,恒生指數後市有很大機會上試 23000 關口。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尤其看好中資科技股,她指出,DeepSeek 的面世充分反映了中國在 AI 領域的創新能力,而且隨著市場對 AI 的焦點從 AI Enabler 逐漸轉為 AI Adopter,中國擁有較多屬於 AI Adopter 的科技企業,能夠充分受益於這一發展趨勢。在眾多中資科技股中,譚慧敏發現客戶對電商平台股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此外,法巴繼續看好中資高息股,如銀行股及電訊股。展望後市,譚慧敏預測恒生指數有機會上試約 23000 點的前高位,即較現水平有近 7% 的上升空間,並且認為港股今年全年雖然會有一定的波動,但整體有望取得正回報。
摩根大通預計聯想集團(00992.HK)上季業績表現強勁,因此上調了其目標價 16.7%,至 14 港元。報告指出,聯想旗下業務表現出色,有望帶動上季季績給市場帶來驚喜,刺激股價上升。摩根大通認為,雖然 AI PC 的發展目前仍處於初步階段,但 DeepSeek 的成功有望推動更多小模型的出現,預計在 5 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前,對行業前景仍然保持樂觀態度,維持聯想增持評級不變。
美國銀行重申了對英偉達(NVDA.O)的 “買入” 評級,並給予了 190 美元的目標價。儘管 DeepSeek 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引發了市場對科技行業在人工智能開發上投入高額資金的質疑,但英偉達憑藉其在 GPU 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仍然佔據著有利地位。美國銀行分析師 VivekArya 指出,Meta 和微軟近期公布的業績均沒有撤回資本支出計劃,這表明英偉達的銷售額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
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發布的升級版 Grok 3 語言模型,在 AI 領域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波瀾。馬斯克宣稱 Grok 3 “比 Grok 2 的能力提升了一個數量級”,並在直播演示中讓其解決複雜的物理題和創作獨具創意的融合遊戲,充分展示了其強大的技術實力。據稱,在數學、科學和編程等多個具有權威性的基準測試中,Grok 3 超越了谷歌的 Gemini、DeepSeek 的 V3、Anthropic 的 Claude 以及 OpenAI 的 GPT-4o,展現出了領先的技術優勢。
此次 Grok 3 的更新,不僅讓其計算能力比前代實現了質的飛躍,增強了 10 倍以上,還推出了一款具備強大推理能力的新型智能搜索引擎 DeepSearch。DeepSearch 能夠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理解過程、查詢計劃,並提供豐富多樣的研究、頭腦風暴和數據分析選項,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體驗。不過,目前 Grok 3 的推理模型仍處於測試版階段,還在不斷進行優化和訓練,以進一步提升其性能和穩定性。
Grok 3 已率先向 X(前 Twitter)的 Premium+ 訂閱用戶開放,同時 xAI 還推出了 SuperGrok 訂閱計劃,適用於 Grok 移動端 App 和Grok.com網站。這一策略性的推廣舉措進一步擴大了 Grok 3 的用戶群體和市場影響力,使其在 AI 市場中迅速佔據了一席之地。Grok 3 的發布讓 xAI 在與 OpenAI 的競爭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加劇了 AI 領域的競爭激烈程度。馬斯克自 2023 年創立 xAI 以來,就一直對 OpenAI 採取對立態度,批評其偏離了 “開放人工智能” 的初衷,並對其商業化模式表示不滿。今年,他更是直接對 OpenAI 發起訴訟,試圖以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I 的非營利部門,但最終遭到了拒絕。
這場 AI 競賽的本質實際上是資本與算力的激烈博弈。目前,xAI 正在尋求新一輪 100 億美元的融資,預計估值將達到 750 億美元,而 OpenAI 正計劃融資 400 億美元,估值高達 3000 億美元。AI 行業吸引了前所未有的投資規模,軟銀、OpenAI、甲骨文和有著阿布扎比背景的 MGX 在 1 月聯合宣布,將投資 1000 億美元進行 AI 基礎設施建設,最終目標是達到 5000 億美元。與此同時,戴爾也在與 xAI 洽談一筆超 50 億美元的 AI 服務器訂單。
然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一些新興競爭者也在不斷崛起,試圖以低成本模式挑戰現有的市場格局。例如,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發布的開源模型 R1,在多個行業基準測試中能夠匹敵或超越美國主流 AI,而其訓練成本僅為美企的一小部分。這顯示出了新興力量在 AI 領域的強大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為 AI 行業的競爭格局帶來了更多的變數和可能性。
DeepSeek 的熱門和 Grok 3 的發布,分別從科技股估值和 AI 技術競爭兩個層面,深刻地影響了當前的市場格局。 DeepSeek 的出現推動了科技股的估值調整,各大投資銀行對相關科技公司的目標價調整,反映了市場對 AI 技術在科技公司發展中作用的高度認可。而 Grok 3 的發表則加劇了 AI 領域的競爭,資本與算力的博弈愈發激烈。雖然 Grok 3 在技術指標上取得了顯著的突破,但要真正挑戰 OpenAI 的主導地位,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同時,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新興力量以其低成本的優勢參與競爭,為 AI 產業的格局變革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未來幾年,AI 領域的格局將如何演變,科技股市場又將如何發展,無疑是市場各方都密切關注的焦點,值得我們持續追蹤並深入研究。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